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网址

  • 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学校荣光
    • 教科成果
    • 竞赛获奖
    • 优秀师生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学校主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武汉晨报]决胜三本 学费有点贵,学历有优势

更新时间:2009-09-02  浏览量:   来源:发布部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武汉晨报讯   前日上午,17中文科考生赵同学和妈妈来到武汉科技大学参加招生咨询会,今年考了445分的她发现,自己的分数根本读不了重点高校所办的独立学院,不得不放弃华农楚天学院。整个咨询会走了一圈下来,她决定“先随便读个财会类专业再说”。招生专家分析,其实,赵同学的分数可以就读在财经方面办学实力更好一点的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为服务考生,尽量减少填补盲点,晨报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三本学校招生负责人,请他们指导如何决胜三本。

   高额学费要掂量

    家庭经济条件能否承受三本院校的各项高额费用,是三本线上生家庭首要考虑的问题。武科大城市学院副院长李咏成给考生算了笔“最保守”的账:大多数三本院校,平均每年学费在1.2万元N1.4万(艺术类专业更是在1.8万元左右浮动),四年最少也要4.8万元学费;三本学校住宿费多为1200元/年,四年近5000元。生活费每个月按最少的400元计算,每学年10个月就要4000元,四年下来就要1.6万元。附加其他学杂费、书本费等,保守地算,读完三本,家庭至少要支出七万元。李咏成建议:家庭困难、兄弟姊妹多、家中债务多的学生尽量回避三本。

    今年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的贫困生曾超告诉记者,自己当年报读三本,就是对学费压力估计不足。进校后时常面临没钱交学杂费的困境,国家助学贷款实际上也只有少数人能贷到,手续办理较复杂,而且终归是要还的,“学费和债务的压力逼得你不停勤工俭学,这必然会耽误学业”。

   本科末班车有优势

    “三本是本科层次的末班车,学生将来成长的优势大一些。”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招办秦主任表示,目前公务员考试的很多岗位都是最低要求本科学历,三本学生考研可以避开专科生毕业两年才能考研的国家规定。事实上,与中专、大专相比,不少用人单位在福利待遇核定上,对本科学历要优待一些,这也是三本学校学费这么高还有人就读的一个原因。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招生负责人表示,本科学历很大程度上是学历的一个门槛,在大学生就业整体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无形中提高了用人门槛,从个人发展空间看,本科学历在出国留学、国内考公务员或到事业单位求职的机会上要多一些。

    采访中,多数学校的老师认为:如果确实是发挥失常,只考了个三本分数(尤其是49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选择读三本,日后再去考研究生,一样可以成长。不过,高中英语、数学基础太差的学生考研就不具备优势。他们说:“三本学历并不可耻,关键要看自己四年当中的努力程度。”


   莫忽视“校中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去年在鄂录取分数线为文科487分、理科495分;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中南民大工商学院等校也都在470至490分之间浮动。这基本构成了三本院校的第一梯队。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等高校,录取分数线维持在450分N460分之间,构成中间梯队。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及位于地市州的三本学校,录取分数线在410分上下浮动,构成第三梯队。

    三个梯队的学生家长要看清,不要被“就业率95%以上”的招生宣传所误导。一位三本学院资深人士透露,三本院校的两级分化趋势近年来很明显,部分学校连续两年都要靠补录才能招满,这说明学生和家长对三本院校已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值得今年的考生参考。

    他还提醒家长:和那些母体高校是重点高校的学校相比,一些类似校中校的三本院校(如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因名头不响常被家长忽视。其实,这些学校都是公办资源的老师在上课,而且和母体学校共用一个校区。这样的学校,更适合中间分数段的考生就读。

   读三本也要选对专业 

    重点高校办的独立学院并非所有专业都是“师资力量强、就业质量高”的所谓好专业。华师武汉传媒学院招办秦主任建议,考生应注意打听学校母体高校的优势专业是否移植到了三本学校,与其被调剂到第一梯队三本学校的弱势专业,不如就读中间梯队学校的优势专业。

    武科大城市学院副院长李咏成说,从往年的经验来看,一些三本分数段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没发挥好,对待三本志愿意气用事,乱填一气,这是极不明智的。从目前来看,升学压力还会持续几年,复读未必就能冲上一本或二本(一)的学校。

    他说,学生往往过多地将精力放在选学校上,而忽视了对专业的分析。他建议,应用性强的专业和日后有利于考研的理论专业最好要有2-3个备选项。

    据了解,三本学校专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明显,家长对工科办学为主的学校所办的新闻学、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等文科专业要提高警惕,认真从毕业生中考察就业质量。对艺术类专业中的广播电视编导、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则要“考察办学设备的投入和所聘老师的教育背景”,对自有教师少、大量依赖外聘或者返聘离退休人员的三本学校,要高度警惕。

                                                                   

 记者  陈志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 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网址 鄂ICP备16000181号

  • 新闻中心首页
  • 学校要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电子校报
  • 首义光华
  • 视频新闻
  • 校媒风采
  • 微信
  • 学校首页
  1. 首页
  2. 新闻中心
  3. 媒体聚焦

[武汉晨报]决胜三本 学费有点贵,学历有优势

2009-09-02 08:43:11


    武汉晨报讯   前日上午,17中文科考生赵同学和妈妈来到武汉科技大学参加招生咨询会,今年考了445分的她发现,自己的分数根本读不了重点高校所办的独立学院,不得不放弃华农楚天学院。整个咨询会走了一圈下来,她决定“先随便读个财会类专业再说”。招生专家分析,其实,赵同学的分数可以就读在财经方面办学实力更好一点的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为服务考生,尽量减少填补盲点,晨报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三本学校招生负责人,请他们指导如何决胜三本。

   高额学费要掂量

    家庭经济条件能否承受三本院校的各项高额费用,是三本线上生家庭首要考虑的问题。武科大城市学院副院长李咏成给考生算了笔“最保守”的账:大多数三本院校,平均每年学费在1.2万元N1.4万(艺术类专业更是在1.8万元左右浮动),四年最少也要4.8万元学费;三本学校住宿费多为1200元/年,四年近5000元。生活费每个月按最少的400元计算,每学年10个月就要4000元,四年下来就要1.6万元。附加其他学杂费、书本费等,保守地算,读完三本,家庭至少要支出七万元。李咏成建议:家庭困难、兄弟姊妹多、家中债务多的学生尽量回避三本。

    今年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的贫困生曾超告诉记者,自己当年报读三本,就是对学费压力估计不足。进校后时常面临没钱交学杂费的困境,国家助学贷款实际上也只有少数人能贷到,手续办理较复杂,而且终归是要还的,“学费和债务的压力逼得你不停勤工俭学,这必然会耽误学业”。

   本科末班车有优势

    “三本是本科层次的末班车,学生将来成长的优势大一些。”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招办秦主任表示,目前公务员考试的很多岗位都是最低要求本科学历,三本学生考研可以避开专科生毕业两年才能考研的国家规定。事实上,与中专、大专相比,不少用人单位在福利待遇核定上,对本科学历要优待一些,这也是三本学校学费这么高还有人就读的一个原因。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招生负责人表示,本科学历很大程度上是学历的一个门槛,在大学生就业整体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无形中提高了用人门槛,从个人发展空间看,本科学历在出国留学、国内考公务员或到事业单位求职的机会上要多一些。

    采访中,多数学校的老师认为:如果确实是发挥失常,只考了个三本分数(尤其是49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选择读三本,日后再去考研究生,一样可以成长。不过,高中英语、数学基础太差的学生考研就不具备优势。他们说:“三本学历并不可耻,关键要看自己四年当中的努力程度。”


   莫忽视“校中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去年在鄂录取分数线为文科487分、理科495分;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中南民大工商学院等校也都在470至490分之间浮动。这基本构成了三本院校的第一梯队。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等高校,录取分数线维持在450分N460分之间,构成中间梯队。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及位于地市州的三本学校,录取分数线在410分上下浮动,构成第三梯队。

    三个梯队的学生家长要看清,不要被“就业率95%以上”的招生宣传所误导。一位三本学院资深人士透露,三本院校的两级分化趋势近年来很明显,部分学校连续两年都要靠补录才能招满,这说明学生和家长对三本院校已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值得今年的考生参考。

    他还提醒家长:和那些母体高校是重点高校的学校相比,一些类似校中校的三本院校(如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因名头不响常被家长忽视。其实,这些学校都是公办资源的老师在上课,而且和母体学校共用一个校区。这样的学校,更适合中间分数段的考生就读。

   读三本也要选对专业 

    重点高校办的独立学院并非所有专业都是“师资力量强、就业质量高”的所谓好专业。华师武汉传媒学院招办秦主任建议,考生应注意打听学校母体高校的优势专业是否移植到了三本学校,与其被调剂到第一梯队三本学校的弱势专业,不如就读中间梯队学校的优势专业。

    武科大城市学院副院长李咏成说,从往年的经验来看,一些三本分数段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没发挥好,对待三本志愿意气用事,乱填一气,这是极不明智的。从目前来看,升学压力还会持续几年,复读未必就能冲上一本或二本(一)的学校。

    他说,学生往往过多地将精力放在选学校上,而忽视了对专业的分析。他建议,应用性强的专业和日后有利于考研的理论专业最好要有2-3个备选项。

    据了解,三本学校专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明显,家长对工科办学为主的学校所办的新闻学、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等文科专业要提高警惕,认真从毕业生中考察就业质量。对艺术类专业中的广播电视编导、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则要“考察办学设备的投入和所聘老师的教育背景”,对自有教师少、大量依赖外聘或者返聘离退休人员的三本学校,要高度警惕。

                                                                   

 记者  陈志鹏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88426013

鄂icp备1600181号-1